上饶市全力支持余干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加快推进昌景黄铁路建设。
研究推动阜鹰汕铁路景鹰段规划线路改线工程(推动安微阜阳-江西鹰潭-广东汕头铁路在鄱阳县城设站)规划实施抚州-鹰潭-余干(鄱阳)-九江城际铁路,争取开行南昌至鄱、余、万的城际列车。
饶府办发〔2019〕14号
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关于上饶市支持余干、鄱阳、万年县融入
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上饶市支持鄱阳、余干、万年县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第45次常务会审定,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7月1日
上饶市支持鄱阳、余干、万年县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行动方案
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大南昌都市圈区域发展新战略,是解决目前全省区域发展不平衡、龙头核心引领带动能力不强的战略决策,是江西省区域发展的“升级版”。
我市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以下简称鄱、余、万)作为大南昌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份,对深度参与融入全省战略,引领带动鄱、余、万小康攻坚和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为全力支持鄱、余、万融入大南昌都市圈,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支持大南昌都市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制定我市支持鄱、余、万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行动方案。
一、建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
1.成立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求鄱、余、万三县各自成立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统筹协调推进融入都市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发改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协调推进工作。(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鄱、余、万人民政府)
2.建立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按照远近结合、滚动实施的原则,从基础设施、产业、创新平台、公共服务等方面,梳理一批融入都市圈发展的重大项目和事项形成项目库,市发改委指导鄱、余、万三县发改委各自建立项目库,并定期协调推进,确保都市圈战略落地见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等市直相关单位,鄱、余、万人民政府)
3.赋予更大的自主发展权。继续支持鄱阳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充分发挥鄱阳作为省直管县的政策叠加效应。同时,除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不能下放或委托的事项外,市级审批权限原则上均下放到鄱、余、万三县人民政府。鼓励鄱、余、万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市级以上(含市级)在土地、金融、财税、投融资、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开放型经济等领域部署的各项改革优先在鄱、余、万三县试点。支持鄱、余、万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委改革办、市发改委等,鄱、余、万人民政府)
二、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4.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鄱、余、万对五金机电、建材、机械电子、纺织鞋服、食品药品加工等重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促进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鄱、余、万人民政府)
5.推动开发区提质增效。优先支持鄱、余、万开发区调区扩区和整合优化,支持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开发区做大做强,加快实现万年高新区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元,鄱阳工业园区、余干高新区过300亿元。鼓励发展“飞地经济”或者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探索利益共享机制。(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鄱、余、万人民政府)
6.加快发展现代产业集群。聚焦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材料等现代产业,打造若干个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以及工业设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构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集群。争取布局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中心等。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强化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力争实现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化、自主化。大力引进用好创新人才,依托优势产业吸引前沿科技人才。(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大数据管理局、市人社局等,鄱、余、万人民政府)
三、完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体系
7.打通快速铁路通道。加快推进昌景黄铁路建设。研究推动阜鹰汕铁路景鹰段规划线路改线工程(安微阜阳-江西鹰潭-广东汕头铁路为国家十二五铁路规划铁路,目前尚未开工建设,推动规划设计时将鄱阳线路微调西移经鄱阳县城,在鄱阳县城设站)。与相关设区市共同向省有关部门建议,规划实施抚州-鹰潭-余干(鄱阳)-九江城际铁路,作为连接昌景黄与沪昆两条高铁的连接线。推动启动皖赣铁路万年段电气化改造及扩能工程。争取开行南昌至鄱、余、万的城际列车。(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鄱、余、万人民政府)
8.适时启动建设通用机场。支持鄱、余、万开展通用机场建设前期工作,适时启动通用机场建设,打通滨湖地区对外空中连接通道。(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鄱、余、万人民政府)
9.加快现代港航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信江八字嘴航电枢纽、信江双港航运枢纽等港口和码头建设。支持依托鄱阳港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大港口之一,江西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节点港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做大鄱阳港,争取设立鄱阳口岸,充分发挥鄱阳港作为赣东北枢纽港的吞吐作用。支持万年县研究建设万年港现代畅流产业园和疏港铁路以及与形成港航体系相配套的道路基础设施,构建以万年港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乐安河谷综合开发。(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上饶海关等,鄱、余、万人民政府)
10.健全内部交通网络。加快推动鄱、余、万滨湖三县内部高速、普通国省道、快速道路的优化布局和有序建设。加快推进鄱阳至余干和万年至鹰潭快速公路工程建设。研究推动在万年梓埠增设济广高速出口互通、沿乐安河(石镇—梓埠)一级公路和打通鄱余快速公路连接206国道通道。推动南昌市开通鄱、余、万公交线路。(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发改委,鄱、余、万人民政府)
11.完善能源供输运体系。继万年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后,继续支持鄱阳、余干垃圾焚烧发电和鄱阳响水滩、银宝湖风电等一批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鄱余500千伏输变电和万年汪家220千伏输变电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鄱阳工业园区、余干高新区至县城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赣东北供电公司、省天然气公司,鄱、余、万人民政府)
四、构建现代科技创新体系
12.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持创建江西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建设高端创新平台,支持鄱、余、万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公共平台建设。支持鄱、余、万符合条件的公共服务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纳入省、市政府采购目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工信局,鄱、余、万人民政府)
13.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共享。推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一体化发展。支持探索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大型科学仪器、专家库的互惠共享。鼓励鄱、余、万创建市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每年根据情况对优秀孵化平台按规定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等,鄱、余、万人民政府)
14.支持引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赋予鄱、余、万三县在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可在我市人才引进有关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倾斜力度。优先选派年轻干部到上级单位和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科协,鄱、余、万人民政府)
五、形成更高水平全面开放新格局
15.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鄱、余、万与都市圈其他地区企业抱团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参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强与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和保险机构的对接,争取其加大对鄱、余、万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加快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及技术转移等合作行动。鼓励鄱、余、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政府间、企业间、非政府组织间的多领域交流,推动万年稻作文化、鄱阳湖渔业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金融办、上饶海关、市外办、市文广新旅局等,鄱、余、万人民政府)
16.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三区交汇的优势,主动接受长三角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的辐射效应。根据《江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行动方案》,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溢出效应。根据《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建设方案》,主动承接浙赣边际区域合作的辐射效应。(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市商务局、市科技局等,鄱、余、万人民政府)
17.优化营商环境。在鄱、余、万推广并联审批、容缺审批等新举措。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加快推进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政务服务清单、政务服务网络。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相关规定,促进市场要素自由流动。支持将鄱、余、万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列入省重点扶持展会计划。支持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逐步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上饶海关等,鄱、余、万人民政府)
六、提升合作共享公共服务水平
18.推动教育合作发展。鼓励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支持国内外高校在鄱、余、万开展合作办学。支持依托南昌、抚州、上饶等地优质教育资源,建立教育资源合作配置机制,加大师资交流与合作,推动师资力量合理自由流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鄱、余、万人民政府)
19.推动优质医疗服务发展。支持省、市属医院以联合办医、办分院等方式布点建设医疗机构。支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医疗机构落户鄱、余、万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实行医师执业“区域注册”和多点执业备案管理。支持鄱、余、万和都市圈其他地区建立实时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或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和联防联控机制。(责任单位:市卫健委,鄱、余、万人民政府)
20.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弘扬地域特色文化,推进文化创意、数字文化、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发展。支持万年仙人洞遗址保护利用,支持万年稻作文化、鄱阳湖渔业习俗等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鄱阳县进一步挖掘饶州文化遗存,丰富饶州博物馆馆藏,打造以“饶玉”为特色品牌的冶陶文博产业。支持都市圈在鄱、余、万率先推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旅局、市发改委,鄱、余、万人民政府)
21.构筑优质旅游休闲圈。支持鄱、余、万与都市圈其他地区共同依托名山名湖名楼和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联合打造临湖、临江和高铁旅游走廊等精品旅游线路,开发高铁“一程多站”旅游产品,打响鄱阳湖国际观鸟节等活动品牌,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支持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组建都市圈旅游联盟,推进共享旅游资源、共拓旅游客源市场。探索制定旅游收益分配与激励政策,支持推行都市圈旅游“一票通”。(责任单位:市文广新旅局,鄱、余、万人民政府)
22.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支持鄱、余、万与都市圈其他地区共同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逐步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无障碍流动,支持推进社保制度协调衔接和社保关系无缝转移接续,支持完善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支持完善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制度。(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医保局,鄱、余、万人民政府)
23.支持深化社会治理合作。支持鄱、余、万在南昌城镇地域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居民落户南昌。支持建立健全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异地使用机制,支持健全社会治安治理联动机制。(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公积金管理中心,鄱、余、万人民政府)
七、打造滨湖地区生态文明样板
2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统筹推进鄱阳湖水域的生态修复、资源保护与利用。依托自然生态优势,构建以鄱阳湖水体和湿地为主的生态涵养区,重点保护鄱阳湖水质、湖泊湿地、野生动植物。加快推进万年青水泥厂异地技改环保搬迁。发挥万年县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绿色低碳示范县的示范作用。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管理能力。支持开展饶河、信江河等流域治理。支持鄱、余、万与都市圈其他地区建立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等,鄱、余、万人民政府)
八、加大要素资源支持力度
25.加强资金支持力度。支持省级财政加大对鄱、余、万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基建资金时,对鄱、余、万予以重点支持。加大债券融资支持力度,鼓励鄱、余、万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和利用各种债务融资工具。支持拓展融资渠道,支持鄱、余、万引入社会资本,釆取混合所有制、组建联合体、设立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快ppp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支持鄱、余、万小微企业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经营行为。(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金融办、人民银行上饶支行等,鄱、余、万人民政府)
26.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支持鄱、余、万在城镇土地使用税开征范围内,自行确定本地土地等级及适用税额标准,并报省税务局备案。将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办理权限全面下放至县级税务部门。对需要分步实施或开展试点的税收政策,支持在鄱、余、万优先实施或试点。(责任单位:市税务局、市财政局,鄱、余、万人民政府)
27.保障用地供给。支持鄱、余、万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列入省重点和重大项目笼子,争取使用省级预留用地计划,并争取从省耕地占补平衡调剂库中安排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支持鄱、余、万三县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有序流转,助力脱贫攻坚。建立用地报批“绿色通道”,加快用地报批受理和审查,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支持探索土地供应模式,探索对高精尖产业用地实行弹性年期出让和土地年租制,以利于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鄱、余、万人民政府)
九、强化实施保障
28.加强上下联动。市直有关单位要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南昌都市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上饶市支持鄱、余、万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行动方案》,加强与省直对口部门的联系和对鄱、余、万的帮助指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市发改委要加强行动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等市直有关单位,鄱、余、万人民政府)
29.强化规划引导。鄱、余、万要配合好省有关单位编制和实施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规划以及国土空间、城镇体系、综合交通、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依据规划和政策措施及市里的行动方案制定各县的行动方案。(责任单位:鄱、余、万人民政府)
30.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等新兴媒介,倡导合作共赢,凝聚社会共识,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参与都市圈建设,形成共同打造都市圈的整体合力,加快鄱、余、万融入大南昌都市圈。(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广新旅局,鄱、余、万人民政府)
来源: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微鄱阳、深度余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