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八一桥头两只猫的故事,有很多民间流传版本都是以讹传讹,为了这黑白两猫,退休后的吴官正书记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回忆当年建造两只猫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改革开放以后,南昌经济日益发展,南来北往的交通量大幅增加,原先的八一大桥已不堪重负。上世纪90年代初,市里着手规划“一江两岸”的城市建设布局,兴建新八一大桥随之提上了议事日程。
1993年,这个项目列入了省里的规划。1995年3月29日,毛致用同志主持省四套班子和南昌市有关领导参加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确定建设新八一大桥。
记得新八一大桥是1995年11月动工的,位于原桥上游50米处,全长3000多米,是江西第一座斜拉桥。大桥由主桥、引桥、匝道三部分组成,全长约6公里,其中主桥1040米,桥面26米宽,双向四车道。
主孔为4x160米跨度,塔高103米,桥到水面的净空10米,达到三级通航标准。
当时批准的概算好像是4亿多元。新八一大桥不仅是宏伟的现代化交通设施,也是南昌市的一大景观。巍巍高塔与两岸的高楼遥相对应,长长的桥身宛如一条巨龙横卧赣江之上;
桥上南来北往的车辆川流不息,桥下穿城而过的赣江一泻千里;四个圆圈围成的三层南引桥如蝴蝶飞舞,其中还有仿照浔阳楼、郁孤台、牡丹亭、龙珠阁建造的楼台亭阁,体现了江西灿烂悠久的文化。
对新八一大桥,人们议论最多的是桥头雕塑。北岸是一对铜铸的雄狮,分立桥的两边, 十分威武雄壮。狮是兽中之王,象征“尊贵”和“威严”,在民间更有“镇邪”、“避邪”之意。
桥头狮,自不足奇。
有特点的是,南岸桥头,雄踞的白猫、黑猫两座巨型雕塑。其底座比三层楼还高,每座重达100多吨。
白猫用汉白玉制成,黑猫取材黑色花岗岩。
黑猫站立,双目圆睁,爪下压一只招财鼠,眼似仍在寻鼠;对面的白猫也不示弱,持弓身跳跃之姿,仿佛正扑向黑猫爪下的猎物。应当说,两只猫的雕塑,栩栩如生,刻画了不寻常的意境。
以猫作为建筑物的配套雕塑,据说还是头一次,难免会引起一些议论。
以猫为题的雕塑,确是我的主意。我到江西工作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感到加快江西经济发展关键是破除“左” 的思想束缚,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
1988年,毛致用同志到江西任省委书记,搞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开展生产力标准的讨论。我对此完全赞成,认为要像重视真理标准讨论那样重视生产力标准讨论。
干部群众思想不解放,说来说去还是人们衡量是非用的不是生产力标准。
这次大讨论,对推动江西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1992年,邓小平同志到南方视察,路过江西鹰潭,致用同志和我在车站迎候他老人家。小平同志一再鼓励我们,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放得更开一点,发展更快一点。
他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第一条就是要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实,这个思想小平同志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过,他引用家乡的一句民谚“不管黄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以通俗的语言,阐释了一个哲学观点。
1992年以后,我一直有个念头,能不能用雕塑的形式,体现小平同志关于“黑猫白猫” 的说法,这不仅有利于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有利于把这段历史的记忆留给后人。
当时,江西有个艺术剧院,处于市中心的八一大道旁。
剧院建于1956年,已不适宜省会城市文艺活动的需要。
1993年省里开始酝酿改建,总建筑面积1.2 万多平方米,建筑风格在当时还算新颖。
1994年该项目开工以后,我请负责重点建设工作的副省长黄智权考虑,能不能在剧院门前立一对白猫、黑猫雕塑。智权同志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研究,感觉有一定难度。
因为艺术剧院是原址重建,处于城市中心,占地面积只有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同时作为公共服务场所,要考虑上千人的疏散 和车辆停放的要求,如再放上大型雕塑,整体结构很难摆布。
我听过汇报后,这事就搁下了。
新八一大桥筹建时,为了减轻南昌市的筹资压力,我做了工作,请省交通厅为业主,负责建设。
当时,我曾给负责这项工作的主要领导打过招呼,请他考虑在新八一大桥搞白猫、 黑猫的雕塑。
大桥开工后半年左右,有一次我到工地察看建设情况。
我问陪同的副厅长、大桥建设总指挥胡柏龄,桥头堡准备搞什么雕塑。他告诉我,还没有考虑。
我说,能不能在桥南、桥北各搞一对雕塑。
桥北搞一对雄狮,象征南昌是英雄城,是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
桥南能不能搞一对黑猫白猫,这可能没有先例,但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反映了江西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心,具有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
桥的护栏上可以设计一些形态各异的十二生肖,人们在桥上可以找到自己的属相,既体现建桥为民服务,也体现人民创造历史。
雕塑不要用钢筋混凝土,也不要用不锈钢之类的金属材料,就用石头,黑猫用花岗岩。
白猫可以用汉白玉,这样不怕风吹雨打,留存时间久远。
我还对他们说,南岸引桥的匝道下,可以建几座楼台亭阁,模仿江西有特色的建筑,体现文化品位。
这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桥梁融为一体,一定会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指挥部的同志都感到这个构思好。后来我又同黄智权同志商量此事,他也赞成。
大桥项目建设指挥部的同志立即着手拟订方案。主持设计的是南昌大学东方艺术学院的一位教授和深圳的一位雕塑家。用猫做大型雕塑当时还没有。
他们查找古籍,发现历史上猫曾是瑞兽,名为“发财猫”。我国现存最早的“发财猫”是唐代的,其艺术造型为举左手招“财”举右手招福, 至今粵闽等地有的地方还保持着唐代崇尚“发财猫”的民俗。
过了几个月,我又去察看大桥建设,胡柏龄把设计方案给我看。
他说,这对猫没有采取写实的办法设计,参考了江西新干出土的青铜虎的表现手法。
艺术上更好处理一些。
我对方案总的感觉可以,没有提什么具体意见,只是交代他们,在设计中注意体现坚持发展、讲求效益、注重生态平衡的观念,更好地反映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
设计师根据我的想法,又在细节上作了一些完善。
记得后来不久,我在指挥部还看过一次用石膏做的小样,没有描色彩,分不出哪只是黑猫,哪只是白猫,我觉得设计得很好,请他们再征求一下专家们的意见。
后来指挥部还用玻璃钢做了一比一的大样送审,那时我已不在江西工作了。
听说在“双猫”构思过程中还有一些饶有趣味的争议,像究竟是让白猫捉到老鼠还是让黑猫捉住老鼠,设计的同志考虑到黑白两种材料不同的视觉效果。
同时每座雕塑要整块石材不搞拼接,结果设计成黑猫抓住了老鼠。据说以后为此还引起过一场争论。
文革,期间,小平同志受到错误批判,曾在江西新建县下放劳动三年多。
有人说他的改革开放思想,就是在那期间酝酿的。对这种说法我不敢妄加揣测。新建县正好在八一大桥的北岸。矗立在新八一大桥南岸的这对巨猫,也可以作为对小平同志的一种纪念吧。
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对猫雕还将不断激起后人对 “黑猫白猫”说法的更多遐想和思考。